洛桥-洛桥晚望——唐代:孟郊
来源:
分类:历史秘闻
查看:35次
时间:2023年06月20日

唐代:孟郊
天津桥下冰初结,洛阳陌上人行绝。
榆柳萧疏楼阁闲,月明直见嵩山雪。
此诗写出了“明月照积雪”的壮丽景象。天空与山峦,月华与雪光,交相辉映,举首灿然夺目,远视浮光闪烁,上下通明,一片银白,真是美极了。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,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,而明月、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,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,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。
前人有云孟开端最奇,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。它通过前后映衬,积攒力量,造成气势,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,具有画龙点睛之妙。
题名《洛桥晚望》,突出了一个“望”字。诗中四句都写所见之景,句句写景,没一句写情。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。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:桥下冰初结,路上行人绝,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,万籁俱寂,悄无人声。就在这时,诗人大笔一转:“月明直见嵩山雪”,笔力遒劲,气象壮阔,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,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,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。到这时,人们才恍然惊悟,诗人写冰初结,乃是为积雪作张本;写人行绝,乃是为气氛作铺陈;写榆柳萧疏,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。同时,从初结之“冰”,到绝人之“陌”,再到萧疏之“榆柳”、闲静之“楼阁”,场景不断变换,而每一变换之场景,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。这样由近到远,视线逐步开阔,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,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,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。而“月明”一句,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,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,而且巧妙地加一“直见”,硬语盘空,使人精神为之一振。
诗人写景固然是从审美出发,但是都是以情为景的精神。没有情的景是死板的。诗人写情以景物人物事件为依托,没有景的情是空洞的。
猜你喜欢
- 马三保-《明朝那些事二》郑和被称为三保太监,原名马三保
- 卡明斯基-官方:太阳与弗兰克-卡明斯基签下多年合同
- 金陵-朱元璋系列-21 攻下金陵改名应天府,卖弄文采和张士诚反目成仇
- 册立-《宫心计》之李怡,虽然同时册立两妃,心中却只有“糖莲子女孩”
- 貂蝉的尸骨-古代最美贵妃潘玉儿,令皇帝甘愿为奴,死后尸体竟然被士兵侮辱
- 刘整-刘整骁勇善战,为何背叛南宋,投降元朝?原来是因地域歧视
- 地府传说-中国神话里完整的幽冥地府体系,这个庞大的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呢?
- 日元单位円怎么读-钱的单位是什么?是元 圆 员 yuan还是dollar
- 烧烤起源-烧烤呢,想必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吧,烧烤的历史和方法呢
- 赵明军-21名局长和1名政府办公室主任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名单
-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-在唐宋八大家里,谁的官职最高,谁的官职最低?
- 文搜丁甲-西游记中保护唐僧的只有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3个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