谡的读音-历史|三国街亭,如今何在?

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五回街亭保卫战中,前锋马谡不听诸葛亮节度,擅自作主将营寨扎于山顶,结果不但被张郃大败,自己也落了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(见下图)。街亭保卫战本是三国鼎立中一个小小的战例,在经过罗贯中笔触的渲染,特别是国粹京剧《失街亭》淋漓尽致地演绎,无不使这一故事家喻户晓,深入人心。

那么,作为街亭保卫战的主战场,街亭的具体地理位置究竟处于何地呢?国家权威工具书《辞源》、《辞海》都说“街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,公元228年,诸葛亮出师祁山,先锋马谡为魏将张郃战败于此。”事实果真如此吗?《三国志》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写道:建兴五年(公元227年),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(屯兵于沔阳)。六年春(公元228年),扬声由斜谷道取眉,使赵云、邓芝为疑军,据箕谷,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。亮身率诸军攻祁山。南安、天水、定安三郡叛魏应亮,关中响震。魏明帝西镇长安,命张郃拒亮,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,与郃战于街亭。谡违亮节度,举动失宜,大为郃所破。亮拔西县千余家,还于汉中,戮谡以谢众(2014年8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《诸葛亮》特种邮票一套2枚,小型张1枚,在小型张边饰图案第七则故事中就描绘了“泪斩马谡”,见下图)。从此段文字中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诸葛亮北伐前曾屯兵于沔阳,为了迷惑敌人,派遣赵云、邓芝率部进驻箕谷,并扬言将从褒斜道攻打眉县,夺取魏之西都长安。这里有两个重要地名,一个是沔阳,即唐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第二十二《山南道》所称西县,“本汉沔阳县地”,因为诸葛亮在此祭奠了马超墓,毫无疑问,此沔阳就是今天的勉县;另外一个是箕谷,即褒斜道南口箕山山谷。宋祝穆《方舆胜览》卷六十六《利州东路》道:箕山在褒城县北十五里,诸葛亮尝遣赵云、邓芝等据箕谷。由此可见,诸葛亮出师祁山的始发地是勉县,佯攻地点在褒城箕山山谷。
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五回开头司马懿在与张郃对话中言:“吾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,地名街亭;傍有一城,名列柳城;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。……吾与汝径取街亭,望阳平关不远矣。……”司马氏所言阳平关,是勉县老城的古代称谓。既然夺取街亭距离阳平关不远,则街亭必在附近。对此,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在介绍褒城县地理位置时提到“甘亭关,在县北九里,今为戍。”在汉中方言中,“街”通常被读为“该”,而街(该)与甘因读音相近,故是书中之“甘亭关”当疑为“街亭关”的讹传。而《方舆胜览》在兴元府山川概要中则明确指出“街亭:《三国志》魏张郃与蜀将马谡战于此”。
至于《辞源》、《辞海》所称街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,其称恐妄。其一,诸葛亮出师祁山,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甘肃省天水市以南礼县、西和县附近,而庄浪地处天水市东北很远的地方。如果街亭地处于此,司马懿再怎么围攻,对于汉中无任何威胁,诸葛亮也不至于连夜连晚退守汉中;其二,诸葛亮北伐祁山时,秦岭以北皆属魏之疆土,如果街亭地处庄浪附近,蜀国军队根本不可能长驱直入魏国纵深领土去执行守卫任务,这样做对诸葛亮初期北伐大业亦无任何实际意义。
马谡大意失街亭,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把诸葛亮的老巢阳平关(亦即勉县西城)亮给了对手司马懿,使其长驱直入,兵临城下。为了挽回颜面,稳住阵脚,诸葛亮不得不采取紧急应急措施,命人打开西城楼门,调遣老军洒扫内外,自己则亲自操琴,端坐于城楼之上,给司马懿唱了一出惊心动魄的“空城计”。街亭一失守,司马懿直奔阳平关而来,由此可见二者之间不论时间上或是空间上的距离都是非常近的(见下图)。

综上缘由,笔者倾向于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和《方舆胜览》所述内容,陈寿笔下所提到的街亭,其地理位置就在今天汉中市以北之褒谷山中。
- 马三保-《明朝那些事二》郑和被称为三保太监,原名马三保
- 卡明斯基-官方:太阳与弗兰克-卡明斯基签下多年合同
- 金陵-朱元璋系列-21 攻下金陵改名应天府,卖弄文采和张士诚反目成仇
- 册立-《宫心计》之李怡,虽然同时册立两妃,心中却只有“糖莲子女孩”
- 貂蝉的尸骨-古代最美贵妃潘玉儿,令皇帝甘愿为奴,死后尸体竟然被士兵侮辱
- 刘整-刘整骁勇善战,为何背叛南宋,投降元朝?原来是因地域歧视
- 地府传说-中国神话里完整的幽冥地府体系,这个庞大的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呢?
- 日元单位円怎么读-钱的单位是什么?是元 圆 员 yuan还是dollar
- 烧烤起源-烧烤呢,想必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吧,烧烤的历史和方法呢
- 赵明军-21名局长和1名政府办公室主任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名单
-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-在唐宋八大家里,谁的官职最高,谁的官职最低?
- 文搜丁甲-西游记中保护唐僧的只有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3个人吗?